成就卓越

成就卓越,從這裏開始

香港積極推動「八大中心」發展,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城市競爭優勢,包括加強四個傳統優勢產業:國際金融中心、國際航運中心、國際貿易中心,以及國際航空樞紐;並積極發展四個新興產業:國際創新科技中心、區域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、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,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。

國際金融中心

香港高度開放且接軌國際的市場生態,為金融業人才打造充滿挑戰與回報的發展舞台。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、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國際風險管理中心,香港連接國際資本與內地資金的雙向橋樑,促進資本雙向流動,創造獨特的市場機遇。隨著金融市場持續穩健發展,尤其在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表現突出,進一步鞏固香港金融科技中心的領先地位。

國際航運中心

香港致力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,與大灣區城市協力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,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區域以至國際的航運樞紐地位。在創新科技的推動下,航運業人才得以跨足船舶管理、航運金融、租賃業務、保險服務及爭議調解等多元領域,從而拓寬國際視野並提升專業能力。同時,香港積極發展智能航運與環保航運,建構永續發展的商業生態,為業界人才提供實現理想與拓展事業的新機遇。

國際貿易中心

香港作為全球貿易的領航者,憑藉其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地位,以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、優越的營商環境,以及「一帶一路」倡議與大灣區建設的國家經濟發展雙引擎,推動自由貿易與經濟增長。香港持續深化對外經濟合作,進一步完善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(CEPA),並加強與國際經貿夥伴聯繫,鞏固及擴展全球網絡,為在港發展的國際貿易人才搭建了重要橋樑,協助他們連繫跨國企業與全球貿易夥伴,並參與區域以至全球市場的創新貿易項目,拓展事業發展。

國際航空樞紐

香港國際機場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,預計2035年起每年將會處理1.2億人次旅客及1,000萬公噸貨物。憑藉連接內地與全球的戰略地位,機場持續擔當連接內地與國際的門戶,隨著三跑道系統、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及高端物流中心等重大基建項目陸續落成,該區域正逐步轉型為「機場城市」。

香港正積極串連大灣區城市協作,優化多式聯運服務,全面提升客貨運的整體競爭力和連接網絡,未來除鞏固現有航線,更將開拓「一帶一路」沿線的新興潛力航點,進一步加強與區內國家及地區的航空聯繫。

國際創新科技中心

香港憑藉其國際級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,近年已累計投放超過2,100億港元(約268億美元)推動創科發展,其中2022年的研發支出更高達301.38億港元(約38.5億美元)。透過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協作及資源整合,香港為人才開拓了融入充滿活力創新生態的多元機遇。現時香港擁有逾16,500個初創職位及豐富的研發資源,在創科持續蓬勃發展下,成為創科人才參與潛在獨角獸企業的理想平台。

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

香港正逐步發展成為區域知識產權(IP)貿易中心,透過打造適合國際知識產權人才發展的生態,強化競爭優勢,主要包括促進知識產權貿易、加強與內地及澳門在大灣區的合作,並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監管框架,以保障及推動知識產權商業化。這些措拖不僅為知識產權業界開拓多元機會,在創新驅動的環境下,憑藉穩健的法律基礎,亦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

香港薈萃中外文化精髓,擁有建構完備的文化基建與廣泛的國際脈絡,成功匯聚世界各地頂尖藝術人才及大型文藝盛事。隨著西九文化區發展為國際知名的文化地標,區內的M+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,為創新藝術和傳統文化交流提供了充滿活力的展示平台。為持續培育多元繁榮的藝術生態,香港積極匯聚本地及國際人才,同步強化文化硬件建設,驅動文藝創意產業的長遠發展。

在香港拓展事業及
樂享生活

積極發揮
「超級聯繫人」及
「超級增值人」角色

香港位處亞洲心臟地區,是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,與內地及國際市場的相連相通,在不同的國家發展策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(大灣區)中,積極發揮建設「超級聯繫人」及「超級增值人」的角色。

大灣區包括香港、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惠州、東莞、中山、江門及肇慶九市,總面積約5.6萬平方公里,總人口超過8,700萬,地區生產總值高達2萬億美元,為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,消費潛力龐大。大灣區更匯聚世界500強企業,被譽為「東方矽谷」,科技產業集聚。香港是開拓內地機遇及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,為企業及人才帶來發展新機遇。

只需五分鐘,「人才計劃配對工具」
即可為你選出適合的人才入境計劃。